1. 首页 > 好名字

正月十二搭灯棚有啥子说法 正月十二搭灯棚图片

过年过到正月十二意味着春节已经过去了一大半。人们就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从正月十二开始选购灯笼,搭盖灯棚。那么,正月十二搭灯棚有什么说法,元宵节前都要准备什么?农历正月有一半的时间都在过节,想了解更多正月的详细内容,可以持续关注。

正月十二搭灯棚有什么说法?

在民间,过了正月十二,元宵佳节将近,从这一天开始就要召集能工巧匠和青壮年准备花灯,做元宵赏灯的各种准备工作,而灯棚的搭建自然是准备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好的灯棚能够让元宵节的灯火更加旺盛。所以也便有了“十二搭灯棚”的说法。
到了正月十二这一天,村庄中的管事人会将各种各样的搭建材料准备一全,然后由青壮年人负责登高爬梯这一系列的搭建工作,根据款式不同的灯而搭建出高低不一的灯棚。
除了搭灯棚之外,能工巧匠们也将在正月十二这天展开做灯的准备,为了能在元宵节这天一展才华,大家都会竭尽所能做出各式各样精致华丽的元宵灯。

元宵节前都要准备什么?

过了正月十一,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从正月十二开始选购灯笼,搭盖灯棚。童谣是这么唱的:“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灯棚:每到正月十二管事儿的人就要召集能工巧匠和青壮年开始着手搭灯棚,体弱的将阁置一年的挑角灯、四方灯、玻璃灯、柱灯等,一一拿出来,该擦的擦,该整的整。体壮的则攀高上低,用铁杆和竹杆搭灯棚的架子,蒙棚布。艺人们则绞尽脑汁,根据天干地支或当年人们值得纪念的大事,确定该年度灯棚的主题。比如:羊年就会搭盖以三羊开泰为主题的灯棚等。灯棚里挂的是《岳飞枪挑小梁王》、《八仙过海》、《哪吒闹海》、《水浒》、《西游记》等传统故事。燃蜡观之,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正月十四下午至十六,为灯棚的活动盛期,其间灯棚供人游玩昼夜不停。屇时,不管城里乡下、男女老幼,都会在观玩艺的空闲时间,来到灯棚下,欣赏颇具匠心、精致玲珑的艺术造型。
开灯:传统岁时习俗。流行于广东阳江、肇庆一带。时在正月初十至正月十二之间其中一天,每村日子不同。凡在去年生下男孩的人家(个别村例为少年长子),为祈小孩顺利长大,均在是日举办此事。该日,男孩之父必购八角纸灯一盏,悬挂在祠堂或庙堂正中央,以求让祖先认识自己的子孙而加以荫佑,或请神明进行保护。
完灯:是元宵节传统民俗活动。从女儿出嫁后的第一个春节起,娘家人(女子的父母或已婚的哥哥、弟弟)要选择在正月初二到初八(初三到初六的居多)中一天,要给出嫁的女儿"送灯"。"送灯"主要就是送两个大灯笼,还有10支蜡烛。"送灯",有前途光明、幸福美好等寓意。有些地方还会送竹子,意喻节节高。正月十一开始到正月十五,女子便把灯笼挂到自家大门上,以示吉祥。